关于異教徒

热爱互联网的热血少年! 未来的互联网吐槽师!

汽配数据的共享时代来了

2019年已经悄然过去四分之一,很高兴又能听闻不少大佬再次拿到融资,巨头们也大招频繁,汽车后市场行业依旧欣欣向荣。笔者作为互联网从业者在后市场着实看了不少创业者和生态内的玩家起起伏伏,感慨的同时也忍不住的反思,这些玩家们前赴后继的意义在哪里?对于行业的价值在哪里?

这还是得先说说行业。

这个行业为什么这么难?而且越来越难?对于汽配供应链的企业而言,有的说行业价值链太长,去中介化后才能提高效率,也有人说产业分布不均衡,部分区域未得到满足;对于汽修店而言,有的会说行业没有监管和标准,政府工作没做到位,也有的说是行业准入门槛太低,产能过剩;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有的说是从业者都是大老粗,信息化水平低,也有说车主怎么都不懂车?需要教育!所以在种种认知下,各式各样的企业带着各式各样的愿景杀入市场。

每个角色视角不同,对于行业痛点的认知也各不相同,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这些说法都是肯定的,只是从行业发展的历程来看,这些说法可能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笔者认为,行业太过于分散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因为市场足够的巨大,可以容纳足够多的从业者和不同的经营角色,逐渐形成一定的分工和竞争,但是一旦打破供需平衡的阈值,而行业又不同于农业,因为供需关系不透明,政府部门会介入平衡供需关系来确保市场相对稳定,而汽车后市场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零售服务业,政府无从下手,所以只能任由市场盲目且又无序的扩张,这就导致了当前的乱象。因为需要生存,配件经销商上供给保x公司后,自己开了模具找了小作坊,还兼职做了质检员,汽修店的老板和保险定损员突然成了亲戚,潇洒快活的时候,洗车工爬到机修工位上满足好奇心。所以假冒伪劣配件和残次不齐的服务就成了必然事件,而且利益链路越来越复杂,这都是短期无法根治的。如果竞争依旧停留在初级的价格环节,行业的现状只能愈演愈烈,归根结底不是价格战不能打,而是产业太过于分散。

反观一些业内头部企业,之所以能有一席之地,根本上也就是有了一定规模之后,实现了企业内部的集中度变高,统一的平台,统一的定价,统一的采购,统一的仓储,统一的配送,统一的服务等等,最终才体现了一定的效率和规范。企业内部的小生态如此,整个行业需要的也是如此。事实上,当前的汽车后市场玩家们有意无意的,都是在朝着提升产业集中度的方向发展,上述提到的一些行业痛点客观存在,但都是表象,提升产业集中度才是最根本的出路。

然后在思考行业的时候,我们都喜欢参照美国的后市场企业,一方面拿着他们的市值来描绘自己的未来,一方面感慨海外市场的效率和规范,企图复制到本土。这里笔者也有些困惑,究竟是先实现了效率和规范,再实现了产业集中呢?还是先产业集中了,再实现行业的效率和规范?笔者认为应该是后者。因为分散的产业依旧可以各自为战,而且尚能生存的企业都有一些独到的生存技巧,但未必与效率和规范有关。如此一来,笔者很确定,汽车后市场的未来一定是起步就能对整个产业上下游有着较强号召力的企业的,这是小企业很难企及的。

但是中小企业依旧是存在希望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各种产业联盟,包括汽配联盟和汽修联盟。参照美国后市场企业的发展历程,产业联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在本土,产业联盟的集中度是完全可以想象撬动市场的,他们是可以把集中度变成竞争力和护城河的,去推动行业发展的路径也是最短的。然而因为人性和营商环境,这些联盟大多都是打着抱团取暖的旗帜各怀鬼胎,放弃了制定规则再盈利的机会,而仅仅只顾着各扫门前雪。有些遗憾,但是他们仍有机会。

其次就是经营基础设施的企业,包括行业数据和仓储物流企业,如果参考汽车电商的凭借行业Saas迅速崛起,那么软件企业也得算上。犹太人和中国人开加油站的段子不再重复,经营基础设施的企业因为是任何一个产业玩家们都离不开的,相对就有更多的机会链接上下游,从而提升产业集中度。以行业数据为例,后市场电商在线销售配件与服务是离不开车型数据和汽配数据的,没有数据来关联采购需求和配件库存,交易链路是完全断裂的。在这个场景中,数据是生产资料,是经营的必要条件,然而只要我们随时随地走进汽配城,就会发现整个行业需要通过数据链接的空间要远远比后市场电商巨大的多!大大小小的商铺和仓库,到底能有多少库存?或许连商家自己都没法搞清楚,在这个场景下通过数据的关联,能释放和盘活多少社会库存?能为配件厂家反馈多少市场信息?能为配件厂家提升多少生产效率?

以上两种类型的组织,要不已经具备一定的集中度,要不就是行业链接器,都是可以最效率的方式来实现行业集中度,从而促进行业进化。

写在最后

目前汽车后市场的行业发展趋向于理性和务实,因为先烈们的教训和多年的被教育,巨头们已经看清了道路,也逐渐在行业里展现表率作用。非理性繁荣的时代已经过去,这对于行业发展是利好,但对于中小从业者未必就是好事,因为狮子终有醒的一天。用不了多久,面临的就不是站队的问题,而是退出与否的问题。

最后笔者很荣幸介绍一家默默蛰伏了8年的汽车数据公司,是全国10余家数据公司中,数据质量最高的企业之一,不仅可以为汽配流通的企业,不论是后市场电商、汽配供应链企业,还是传统汽配经销商或者汽配厂家提供一揽子数据解决方案,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愿意将行业底层数据全量共享给行业,让任何后市场玩家都能完全自主的拥有车型数据和汽配数据,可谓是将看家宝都共享给了行业。

回忆录2019.3.2《尊崇内心才是真自由》

很高兴又能静下来写一篇文字,在当前的身心状况下能少许静下来真是太难能可贵了,还真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心已经很难静下来,一直在焦躁,一直在上串下跳,可悲可叹。

不过还真是要感谢前同事带着忠告并且略带调侃的那句话,“你太容易相信人了!”看似波澜不惊,只是日常的微信交流,但这是一个问题,而且还是大问题!因为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其实是人不应该太容易相信的。我相信这可以被定性成当下社会环境非常政治正确的一个做人准则,所以不免产生了一些冲击,毕竟自己也被贴上这样的标签。算计、恶意揣测、各种套路其实都是令任何人都不耻的行为,相信也没有人希望身边的人是如此对自己,然而颇有意思的是既然不希望别人如此对待自己,却大有人在各种算计、恶意揣测、套路别人。

有句话说,“你是怎么样的,世界就是怎么样的。”话是没错,但是社会上这样的人确实最容易“吃亏”。所以站在自我保护的角度来说,不要轻易相信人,这确实是一条安生立命的生存准则,这就是现实。巧合的是,想起大学刚毕业那会的文字中就有关这些,虽然那时候并未体验到真正的江湖险恶,只是对于为了利益尔虞我诈倒也有一些感触,只是现已毕业多年又要重新来思考这一问题,不免也有一些讽刺。不过这一忠告,我着实是深深的收下了,也向这位兄弟表示感谢。但这也并不重要,有过几次经验教训,切身体会过了自然也就明白了,早或者晚的事情罢了。

相比不要轻易相信人,克服内心的焦虑就显得重要多了。

正是因为焦虑,才能促发一些非理智的行为和判断。所以还是很高兴能看到咪蒙这样的公众号能被彻底摧毁,虽然未来还会有咪蒙2号,3号,但至少当下人们意识已经到了这些不良媒体的意图,或许多少也能感受到有一些焦虑其实是不必要的。不过咪蒙的成功也确实是有社会基础在,人们受此影响产生的焦虑也确实不是空穴来风。但如果不能客观的正视这些信息,并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确实太容易被这样的舆论环境影响。当然,说说确实容易,做起来显然没这么简单。这些道理当下的高中生或许早已深刻体会,但是谁又能听完身边的所有人只用几年就身价上亿的事迹后,内心依旧淡定从容呢?

焦虑确实是当前社会人的大概率状态,也有一些社会学家提出,焦虑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也表示认可。但是更为忌惮的是因为焦虑,让自己迷失了。人云亦云,盲从,没有主见,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那类人,这是多么得不偿失啊。

所以做人确实很难,就算家人身体健康,收入照旧,生活安稳,但是依旧可以是非常糟糕,万劫不复的状态。难归难,换个角度而言其实也颇有点搞笑,但是洞察原因,究竟是为什么呢?欲望?无法客观的认知?还是只能人云亦云?

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尊崇自己的内心。轻易相信他人也好,焦虑也罢,稍微有些社会阅历的人都能知道,这些并无对错之分,都是需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看待的。当下轻易相信他人也好,焦虑也罢只是内心的一种选择,但是往往被贴上了负面的标签,只是因为没有“度”的概念,白话也就是过头了,或者并没有分清场合和场景,什么时候该相信,什么时候不该焦虑。而每个人作出第一反应的时候,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逻辑和处事标准,这一刻是需要尊重的。而他人的建议和意见依旧重要,更为重要的还是倾听自己内心的想法,也无需人云亦云。因为一旦连自己都迷失了,这才是最糟糕的状况。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虽然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尚且安稳,但似乎每天都在经历腥风血雨,有点可悲,有点无奈。当然也有利好的一面,至少慢慢的找回了一点自己的感觉,如果连自己都迷失了,连最后一点理性都没了,那真的就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