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汽配供应链的价值点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我们除了关注商业模式、经营策略、行业趋势、竞争环境等,还得时常站在行业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行业价值,方能有一个充分且全面的认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汽配供应链的价值点。

汽车配件的数量确实多,乘用车一个款型的配件Sku数量在2-3万个,不同汽车品牌,不同款型,不同的配件,即使部分车型的配件通用,但也只是很小部分。同时马太效应也逐渐体现在造车领域,有不少主机厂直接宣布倒闭或者淡出市场,但是这并不影响存量市场的配件需求;新能源车的春风依旧吹着,依旧还有不少大佬高调宣布要进军造车事业,尤其是最近包括小米、滴滴等互联网企业。这也就意味着,存量的汽车品牌和配件需求并没有明显减少,新增的汽车品牌和配件需求还在递增。

但上述说到的只是配件的市场需求,和终端修理厂或者消费者的实际采购并没有直接关系。因为种种原因,包括配件质量的提升、平均行驶里程数的减少等等,业内的感官评价出奇一致,“客户采购配件的量变少了”。

这对于汽配经销商和汽配供应链而言,挑战其实是越来越大了!看上去该备的货应该是越来越多,但是库存并不一定都能动销,也不见得主机厂老是有设计缺陷,可以针对性的备货销售。

当然市场经济自然也会通过市场规律进行调节,市场环境自然会发生演化。我国的汽配行业,经历了第一个阶段,有库存就是暴利,再到第二个阶段,周转率和毛利开始降低,现在到了第三个阶段,整个社会库存结构开始调整,所以我们听到了类似二类易损件、三类易损件的新概念,有玩家将垂直品类进行切割细分,甚至也听闻过“品类杀手”的概念,意味着只着重个别几个产品线做到极致。当然,更多的是过去单品类玩家开始横向跨品类经营。

但是不管市场怎么演化,客户对于采购渠道的需求从未变化,那就是“我要配件的时候,你最好什么都有”,但矛盾的是,客户对于汽配经销商和供应链企业而言,“我什么配件都有的时候,你又不一定来”,并且“就算你来了,也不一定什么都买”。当然这个矛盾在暴利时代过后就已经存在了,只是对于配件生意来说,“多”是绕不开的环节,没法指望客户接了一台事故车的时候,特意过来只要几个螺栓。

但是想要实现这个“多”的价值点,实现成本对于汽配经销商而言已经越来越高,所以汽配经销商之间互相调货是必然的,这也就意味着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不仅有竞争关系,还有互补和协同的关系。既然没法从库存的角度来形成竞争力消灭同行,甚至还有互补关系需要同行,那只能接受做好长期竞争,同时合作的预期。这也就是我们当前汽配行业环境的主要原因,谁都没法一家独大,再小规模的汽配经销商依旧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对于“快”的演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在互联网切入汽车配件行业的初期,汽配经销商和互联网平台们是以中心仓的数量和面积作为重要业务里程碑,有了仓储设施,就意味着在业务覆盖能力和时效上是具备想象空间的。但是近几年,随着“下沉市场”的口号以及大量汽配连锁的崛起,中心仓的概念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前置仓”和“最后一公里”。

当然,“最后一公里”也并不是汽配连锁独享的概念,随着社会仓储物流的发展,从主要集散地分发到周边地级市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快,并且对于汽配经销商而言,把库存前置也并不是难事。另外,从配件货柜项目们的跃跃欲试来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3PL行业的竞争,必然会在地级市出现大量的公共前置仓。

    这一点,对于主打“最后一公里”概念,甚至以此作为护城河的汽配连锁而言,优势就需要再评估了。毕竟自己地盘的生意,因为满足率或者其他种种原因,无法掐断当地时常与外界的联系,也无法杜绝外来者的竞争,甚至经营成本还要比外来者高,那么多少都会自我怀疑价值何在。

“快”作为价值点,也作为消费端的需求本身,对于终端修理厂而言,基本上不再需要考虑备货和资金占用的问题,甚至因为汽车配件产品的供大于求,汽配采购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这对于终端自身经营而言,收益是不言而喻的。

只是对于汽配经销商而言,是利还是弊,笔者认为尚且无法定论。对于汽配经销商而言,把终端修理厂养成了无库存经营的习惯,就无法把货压给终端修理厂,库存成本只能自行承担,也无法通过库存来绑定终端,甚至只有因为挂账被终端绑定的份,在经营层面实质上是比以前被动了。

    更闹心的是,随着社会物流的发展,“快”并不能作为核心竞争力。当前的生存空间,主要是因为尚有区域存在竞争不饱和或者物流不发达的情况,但长期看,这种原因创造的生存空间迟早也会被挤压。

上文涉及到的价值点,例如“多”可以通过采购“满足率”,“快”可以通过“30分钟达”、“隔日达”、“次日达”等市场标准来量化,那么“好”作为价值点,就真的太抽象了。

一般情况下,“好”的定义主要围绕商品质量,随着行业的发展,也会延伸到例如服务好等,这里我们就聊聊质量和服务,而这两项的“好”是没有标准的。

汽车配件的产品质量,如果按照品质来划分,等级非常多样。如果排除假冒伪劣产品,属原厂件和国际品牌件的品质最高,其他品质例如国内品牌件、副厂件等不一定在品质上存在缺陷,但是质量标准上却参差不齐。

在流通过程中,汽配经销商对于上游而言,作为卖方也作为买方,相对会尽可能的把控产品质量和品质,用于降低销售环节的售后率和避免客户体验受损,但是并不能保证所有的产品的品质,所以相对来说,销售原厂件和国际品牌件是最一劳永逸的事情。只是这两类品质的配件渠道相对公开,自然利润率偏低,经销商只要其他成本还在涨,必然会被倒逼着销售国内品牌配件,尤其是机油、电瓶、轮胎等大宗品类,所以国内品牌件的销售占比,在近几年内不断攀升。

对于终端修理厂而言,维修业务涉及到“万国车”,同时既要满足客户或是配件有保障或是价格实惠的需求,又要考虑到自身的利润需求,需求太过于多样化和碎片化,想要静下来好好学会鉴别配件品质是一件挑战很大的事情。所以业内普遍也有个声音,就是现在的修理厂都不懂汽车配件。当然,这还是在排除了“假冒伪劣”问题的基础之上,千万不要对我们制造大国的身份有所怀疑。

如此一来一去,买卖双方对于配件品质的问题,逐渐建立了一定的共识,保装车是前提,质保12个月是极限,至于配件的品质能否坚持到第13个月,这只能随缘。

我们再来说说服务“好”。对于行业外的人来说,汽配行业的“服务”是比配件品质更抽象的存在,但是作为竞争力要素和行业价值点,“做好服务”确实是当下很多汽配经销商张口闭口提到的话题。

当前我们提到的服务,显性的包括有回复客户需求及时准确、配件及时配送、有产品和技术问题随时响应等售前售后的服务,也有隐性的,不那么愿意公开的服务,例如账期和“拍照”服务等。但是除去一些必要的服务,也有不少服务逐渐演变成了电商行业的“过度包装”。因为在核心的配件产品交易层面无法建立明显的优势,只能通过更厚实的外包装盒,缠更多的胶带,让客户感觉到服务。且不说投入产出比,最典型的账期服务,对于现款生意的终端修理厂而言,现金流相较于汽配经销商而言,理论上应该是更充裕的。但是汽配经销商如果为了做好服务盲目授信,那么最后必然要承担额外的风险。

“省”作为价值点,基本以省字开头的形容词都有价值,包括省时省力省心,更重要的是省钱。“省时”通过社会物流和前置仓解决,“省力省心”通过投入服务力量解决,“省钱”就不那么好解决了。

对于汽配行业而言,“省”是一个非常难落地的价值点,主要问题是有价值共识的产品或者品牌,价格因为太过于透明,利润往往已经非常薄,价格自然也就很难再下来;对于那些尚未建立价值共识的产品或者品牌即使降价了,买方也未必认可会买账。

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些知名的行业搬运工,凭借大量集中搬运美嘉壳能迅速把规模做大,但是换作国内品牌的配件,结果显然就不一定了。换个角度来说,汽配生意大多都是凭借有价值共识的产品建立客户关系,同时将那些没有价值共识产品,通过不断与客户的接触建立共识。实际的场景就是,不管是经营易损件还是全车件,都得有国际品牌或者原厂件,如果上手就是国内品牌的产品,经营的效率会非常的低,因为对于终端修理厂来说需要一个价值认知的过程。

只有存在价值共识之后,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定价策略或者促销策略才能体现出“省”的价值。只是这个过程因为诸多因素,基本会非常的漫长,正如国内配件品牌的发展情况一样,即使汽配行业已经蓬勃发展多年,但依旧还是呈现区域化、小且散的情况。全国性的知名本土品牌屈指可数,汽配展最中心的位置,永远就是那么固定的几家。

好在对于汽配供应链来说,价值点并不完全聚焦在价格上。虽然这些年终端修理厂的日子没以前那么好过,导致对配件供应的价格越来越敏感,但毕竟配件品质也没有个标准,采购需求又因为“万国车”非常分散,所以没法专门盯着一个供应商来比价格,当然需求集中度较高的油电轮又另当别论。所以“省”作为价值点,落地的挑战是非常巨大的,能收到市场这样的评价,往往都是综合能力较强的汽配供应链企业。

信息化

针对这一价值点,主要是汽配行业相关的互联网企业重点想要突破的。

在汽配行业里,大家关注到的大多都是交易规模大、影响力比较大的流通类互联网企业,但行业相关的企业远远不止这一类型,在冰山下面还有例如专门聚焦配件适配的数据企业,基于数据的查询工具类企业,各种应用场景的SaaS类企业,仅SaaS类的企业又分多个赛道。只是这类企业的业务都是作为行业基础设施,并不像那些大型流通类企业来的风光。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希望通过行业信息化和数字化来提升行业的效率。

这个价值点的定位是非常性感和具有想象空间的,并且是任何一家汽配供应链企业都绕不开的,也是任何一家企业想要质变就必须要突破的点。只是从当下来看,情况有些悲壮。笔者了解到的一组数据,仅华东地区某个汽配主要集散地,仅在当地叫得上名号的传统汽配经销商转型“触网”交的学费,截止到2020年,大大小小合计累计投资在3-5亿人民币,结果都是以失败收场。放眼全国,这个数字保守预估在20-30亿人民币。这里还仅仅只是传统汽配经销商转型尝试的投入,并不包括自2013年至今,大量互联网企业携资本杀入行业的数百亿级投资。

于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画面是,在汽配城和修理厂里,大家对于互联网企业和信息化在观念上都是认可的,作为日常工具使用,例如在线EPC查询也能接受,但是要更多的参与其中就未必了,并且大多都报以悲观的态度。所以“信息化”对于汽配行业而言,是一种有价值,但是不值钱,没人愿意买单的处境。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过去笔者认为是从业者的信息化接受程度太低,但是随着这些年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各类互联网玩家们的教育,粗暴归纳成是接受程度的原因,这并不客观。而根本的原因在于行业里几乎已经不存在信息化不对称的现象,“信息化”只能退而求其次解决信息传递的效率问题,而效率问题对于汽配行业而言,有大把替代的解决办法。同时,对于汽配行业的上下游而言,“信息化”更无法解决当下最为迫切的生意问题。

例如在库存共享平台上找货,真能比汽配城里一个电话来的更直接?就算在线EPC所有数据全部完整且无误,但是没有EPC之前不是还有光盘版?汽配行业版的进销存和物流软件除了多了一个OE号字段,和行业通用版本底有多少本质上的区别?

当然,笔者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从业者,也看到了些许曙光。有终端修理厂SaaS企业,作为软件厂商尝试涉足汽配品类运营,衔接上游品牌商,通过软件和配件切入到终端,尝试让软件由品牌商买单,终端得到厂家的支持,品牌商直接下沉到终端的三赢局面。像这样通过“跨界经营”的尝试,让“信息化”不再停留在信息层面,通过价值链的再组织,重新创造了应用场景,终端修理厂自然也有了使用的理由。

写在最后

笔者认为,汽配供应链的价值点但从行业本身而言,不外乎上述几点,但站在行业离,再放眼行业外,还有一块是巨大的价值点,笔者归纳称之为增值服务,站在汽配供应链的价值点设计角度来说,理应还有不少可以挖掘。

最后,大家也来分享一下汽配供应链还有哪些价值点吧?

谈谈汽配供应链企业的发展

转眼又是一年过半,各位汽配供应链的玩家们,你们还好吗?

大体是在2013年左右,随着汽车后市场2C领域的爆发,不论是车后市场电商,还是专注服务的终端修理厂;不论是跨区域经营的企业,还是地方性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每一个经营要素的优化,都将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个时候,汽配供应链的作用和价值逐渐就凸显出来,各路资本和玩家们开始集中入场。

然而时过境迁,车后市场的供应链显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看似只是汽配商品的买卖,显然也远远不只是买卖。那么这些玩家们带给了行业哪些启发和思考呢?

汽配供应链企业的挑战

参照百度百科的解释,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从配套零件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对于汽配供应链企业而言,归根结底就是参与汽配产品流通的全部或者部分环节,最终向终端消费市场提供汽配产品或服务。虽然目前的玩家们存在一定的模式差异,但殊途同归,核心价值基本围绕“价格、品质、效率、服务”作为市场主要竞争力,白话就是“多、快、好、省”。

以我国市场之巨大和行业之混乱而言,其实汽配供应链企业和品牌生产企业、后市场电商、行业软件、汽配数据、汽配仓储物流、终端门店一样,只要涉及行业价值链中必要环节,都充满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并非汽配供应链企业最具有想象空间。当然,接受的挑战都也是同样都是巨大的。

对于汽配供应链企业而言,最突出的挑战是树敌太多。涉及的环节越多,遭遇的挑战就越多。

从汽配产品开始,消费市场有认知的传统品牌往往集中在个别,传统品牌商因为自身的传统渠道和新兴渠道(含电商渠道)的摩擦和矛盾,内部权衡已经耗费太多精力,加上短期和长期利益的抉择,导致市场被一些二三线品牌和地方品牌开始侵蚀,机油市场最为典型。而大多汽配产品生产要求并不高,包括一些传统配套企业开始转型独立售后市场,市场产能远远大于消费市场。最终的现象就是,传统品牌成了汽配供应链企业的营销产品,微利或者没有利润,但是必须得有!而利润只能靠OEM产品,但是需要市场培育周期,只能靠强渠道推动,同时依旧遭遇大量新兴品牌无底线的挑战。

同理,供应链企业涉及到仓储物流环节,同样还会涉及到各类传统业态的挑战。汽配城门口的摩的、电三轮,还有专门的汽配物流公司,不仅完成了干线物流,还能承接最后一公里配送和货款代收服务,论时效和服务并不逊色。同时,在大量社会库存积压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自建仓储,并且是否真的能提升效率以及是否能覆盖住产生额外的成本,以及必要性本身就存在争议,但仅仅物流配送环节就很难对抗这些为了生计的从业者以及各类细分的小型业态。这就像小型的终端修理厂,也就是所谓的夫妻老婆店是否真的会在短期内消亡一样,长远是肯定的,但是短期内几乎是不可能的。

小型的厂家和品牌商,还有物流配送的个人从业者或者小型企业,还有汽配经销商或者中介等等,他们在一个依旧有大量信息不对称并且非标的市场里,生存空间还是可以得到一定保障的。毕竟,对于供应链企业的所有者而言,企业只是一个项目,而对于这些微型从业者而言却是生存。

以上涉及了“价格、品质、效率”,继续谈谈“服务”。笔者认为“服务”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词,抽象但似乎也能说的出具体,但是每个人眼里的“服务”又各不相同,广义的狭义的又都无法量化,似乎又更像是一种意识形态。但是对于汽配供应链企业而言,“服务”如何来落地,是需要好好斟酌的。因为把狭义的“服务”作为一种经营必要环节,那么暂且不论最终执行的效果是否可控,效率和成本上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所以,笔者认为,尤其对于偏向于供给侧的企业而言,产品如果不可控,只能服务来保障,但是服务介入的程度是需要仔细拿捏的。

那么到底该如何发展呢?

 解决办法1:继续2VC

汽配供应链企业不论是轻模式,还是重模式,切入一个或者多个环节,都涉及了行业价值链重塑的过程,在行业不发达地区,区域内建立市场优势相对容易,但是跨区域经营乃至规模化,面向全国则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上文提到的树敌太多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平衡是其二,上游的优势如何体现并且形成竞争力也是重要的挑战。

目前普遍的认知依旧是,只要有交易规模就能拿到上游的支持,包括经销商和厂家。笔者认为,此一时彼一时,这个结论可能待定,毕竟狼来了已经太多回,厂家和经销商在自身没有危机意识的前提下,新兴渠道的兴起是锦上添花,但是在当下环境下,上游对待渠道的态度,笔者已经感受到明显变化。因为他们担心的是被替代,而不是以前在意的是新兴渠道能出多少货,所以未必会像早些年一样配合。最典型的就是某几个头部后市场电商与几个国际配件品牌的分分合合就可见一斑。厂家如此,一些经销商对待渠道的态度也是类似,并没有以前那样的积极配合。

这也促进了供应链企业推动自主品牌的决心。同时站在产业过于分散,理应提高集中度的观点基础上,同时满足把控对上游的需求,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参股或者并购上游制造企业或品牌商。那么通过类似这样的方式方法涉足再上游,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现金流要求就会更高,“2VC”以前是创业者之间的玩笑话,但是对于现在的汽配供应链企业而言,显然是必要的经营环节,是存续的前提。

但是到底多少资本能翘起多少市场规模?到底多大的市场规模才能算突破重围?这两个问题,是笔者与投资机构们的交流过程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对于供应链企业而言,每年年底做预算的时候,也会思考一阵子。第一个问题容易,但是机构在做财务尽调的时候也会着重审查是否有交易水分。第二个问题就很难直接回答,这并非是市场份额具体数字的问题,虽然也夹杂着投资人的好奇和天真烂漫,但是供应链企业必须在这个行业得有实际的沉淀,不仅仅是实物资产,还有类似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行业影响力、信息系统等具备想象空间且未必可以价值量化的成果。

解决办法2:以价值链重塑的视角重新审视业务

满足供需关系,实现交易规模,提升利润率是供应链企业最基本的执行方向,但是笔者认为,一般的供应链企业经营的思路在汽配流通领域可能是不够用的。因为汽配产品有别于其他一般消费品,导致汽配行业也有别于其他流通行业,而且差异是巨大的。

尤其是在满足供需关系过程中,很容易本着满足客户需求的出发点陷入线性思维,参与业务流涉及的一系列节点,而不思考每个节点的必要性以及行业现状。以整合上游为例,在社会库存量大并且根据下游分布而分散,以及周转率低,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自主贴牌或者生产,并且重新自建仓储再销售,是否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是,则会面临经营成本更高,并且遭遇地方经营者的挑战,同时效率和服务也未必能凸显出来。如果站在价值链重塑的视角重新审视,完全可以尝试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因地适宜的整合上游,而非一刀切。

所以以重塑价值链的视角来审视业务,就能分清各个业务环节的在行业中的孰轻孰重,自然而然就有一个取舍的过程,也就会逐渐聚焦在自己有优势的业务环节上。

另外也得考虑那些“即将被干掉”的角色该如何“妥善安置”。供应链企业如果完全自建赛道,那么上游经销商或者厂家都有被替代的可能,即使厂家也仅仅只是代工厂之一,那么在重塑价值链的视角下,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中,这些角色如果不被“妥善安置”,势必也会成为供应链企业发展的阻力之一。毕竟前期只是借鸡下蛋,后期还不确定,签订合同的时候大家都心知肚明。

所以“赋能”这个词语很聪明的出现在该出现的时候,S2B2C模式呼之欲出。事实上,这类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汽配流通行业,既然干不掉这些环节,索性就整合收编一起玩,这似乎是价值链重塑最为理想的结果,但是以汽配行业的特性,会坐下来和供应链企业聊聊到底怎么个赋能法的企业,往往都还是价值链后端的企业,如果是地方配件经销商,虽然离终端近,但是规模小,经营能力弱,教育成本高,那为什么不直接落到终端门店?至少商品毛利可以最大化,毕竟流通环节越短,利润才会越高,去中介化的理由依旧是充分的。这些依旧需要有一个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取舍的过程。

解决办法3:重视供应链运营

在笔者看来,因为汽配行业的特殊性,不论是拉式供应链还是推式供应链,汽配供应链的运营要求远远比其他行业供应链运营要求要高。涉足的环节的越多,要求也越高。而从事汽配供应链企业大多是由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或是传统贸易型或是生产销售型,本身并不具备电商或者供应链管理的基因,一般只会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关注个别几个指标。这很容易因为粗暴的管理方式,导致一些特定环节的问题暴露不足,而忽视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当下的汽配供应链企业对网络产品的重视程度不足,笔者听闻过不少“2B业务不是2C”的观点,以至于忽略了网络产品的用户体验,更是放弃了网络产品驱动的可能。

事实上,B端用户和C端用户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功能侧重点不同,而用户的行为和需求都是一样的,就像汽配采购App和淘宝App都是满足用户购物的需求,只是前者侧重采购配件,后者侧重零售而已,更不能说采购配件的人不会使用淘宝APP。

所以汽配供应链企业在信息产品上有着大量运营和驱动的空间有待挖掘。

解决办法4:重视场景/渠道创新

目前汽配流通行业,从行业媒体的调研反馈来看,是有明显提升和改善的,但是依旧没有寡头,并且大型玩家们市场份额合计占比依旧不大,说明行业在进步,但玩家们尚无法以一己之力突出重围。所以跨品类合并,横向整合的趋势已经显现,但是纵向整合尚有明显机会。一方面是深挖产业纵深,另一方面就是场景和渠道的创新。

例如保险定损和理赔,旧件回收再制造,都是一些长期存在,也有一定市场空间,且尚未完全敞开的领域,不仅是明显的增量空间,也是借助政策和资源型企业建立竞争壁垒的方向。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汽配相关企业依附这些产业的呵护,形成了特殊优势,也具备着新的想象空间。

如果把业务节点和新场景/渠道比作“点”,那么行业价值链就是“线”,大多汽配供应链企业都是具备了一定的“点”作为基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价值链,但是对于行业特殊性,依旧还是要继续深耕“点”,才能把价值链组织起来,最终形成“价值网”。

 写在最后

    汽配行业虽然存在诸多的特殊性和难点,但是以笔者的观察和感受来看,解决办法和经营思路已经慢慢浮出水面。或许就在这几年,会有玩家迅速崛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