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经济与汽车后市场营销的研究分析(三)

最近发现某专注洗车的互联网项目已经将社交产品浮出水面,也开始尝试保险业务。起初以洗车作为切入,解决消费频次问题到纯互联网的“社交”实现用户沉淀,再到车险电商实现流量变现。看似一气呵成,但进一步的回归线上会加大获取用户的成本,用户的粘性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连系前文中提到的,因为后市场业务的消费频次和消费习惯,对于汽车后市场的项目而言,解决用户的来路和粘性,强信息弱关系的社群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问题在于核心价值离受众太“远”或者缺少核心价值的有效传递路径。相反,强关系弱信息的社群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通过建立组织将受众链接起来,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纽带,从“1对n”到“n对n”,这样可以规避核心价值离受众太“远”的问题,但是又保证了价值传递的路径。

那么在梳理完前文提到的社群经济准备工作之后,接下来该如何实现商业化呢?

一、社群角色分配

社群类型的不同,内部的角色分工也有差异。

从强信息弱关系的社群的来分类,社群成员的角色有

1.创造者(意见领袖),最典型的是微博大号,他们往往会在社交媒体或者博客、视频网站上制造优质内容;
2.参与者(忠实粉丝或消费者),往往会主动扩散创造者相关的内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跟随者(消费者),对内容创造者保持关注,并且会给予反馈;
4.旁观者(潜在消费者),偶尔会关注,绝大部分持旁观的态度;

从强关系弱信息的社群来分类,社群成员的角色有

1.社群创建者(意见领袖),决定社群核心价值以及影响力方向;
2.管理员(核心骨干),协同并执行社群创建者的决策;
3.核心参与者(忠实拥趸),较为积极的参与社群和响应,主动生产ugc;
4.跟随者(消费者),参与社群,对社群内ugc会做出反馈;
5.旁观者(潜水者),偶尔参与社群,绝大部分持旁观的态度;

以上是主流的社群成员角色分配方案,不同的社群需要更为适配的分配方案,例如有些非商业性质的车友会已经发展至类似企业化运作,有专门的按职能分配,财务、领队、外联、摄影师、后勤等角色一应具全。社群内部的角色分配有时候会自然而然的形成,有时候也需要组织的力量进行有序分配,但是对于社群的有序管理是一个必要条件,也决定了实现社群经济的可能。

二、KOL体系化建设

传统品牌过去的单一意见领袖(明星代言人、行业专家)体系因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行为改变,所以效能被打散,逐渐被“距离”更近的小众达人给取代。KOL体系的价值在于使KOL可以多维度的运用社群的经营场景,同时也实现“圈层”互动,使得各类层次的社群成员能够产生互动和UGC。

完整的KOL体系包含三层要素

第一层,传统意见领袖,例如社群领袖或者品牌的代言人,具有象征意义和背书的作用,象征社群的价值定位或者品牌形象,且拥有相对较高的大众认知度和影响力;

应用在汽车类社群,例如匹配汽车品牌的代言人,地方汽车导购的媒体人,4s店的技师等。

第二层,小众专业意见领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某一领域有较强的专业性可以与社群内成员深度互动。

应用在汽车类社群,例如职业技师,汽车职业玩家等。

第三层,活跃成员,代表绝大部分社群成员的利益,与“民意”距离最近,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应用在汽车类社群,例如草根汽车专家,汽车发烧友等。

三、建立淘汰机制

a.建立机制清除参与度较低的成员。

事实上对于构建社群经济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扩大规模,也不仅仅是“用户质量”问题,而是控制社群内的活跃度。因为社群内存在一种必然现象,即“沉默的螺旋”(具体可参见百度百科)。社群经济在操作过程中,核心工作也正是干预“沉默的螺旋”。

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某场会议中往往会发生两种情况,

情况1,会议中有正反两方,当某一方的观点得到认可后,就会更积极的参与进来发表扩散,而另一方的观点并未得到普遍认可,即使内心依旧坚持自己也会选择沉默,而获得认可的一方看见反方也选择了沉默,便会更加主动的发表扩散从而彻底盖过反方,最终形成了一边倒。

本质上是因为大多数人会避免,因为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观点得不到认可而产生的孤立。

对于社群而言稍有不同但是原理一致,即活跃的成员在以接受其他成员默认表示支持的情况下更为活跃,低活跃度的人则更为沉默,最终将社群的“意见气候”(氛围)营造成了只是少部分成员参与的游戏。

情况2,会议发起者提出一个问题,需要与会人员参与。而全体与会人员如果一旦发生片刻的沉默,会加速个别与会人员心理变化,例如害怕表态犯错或者怕羞等,而选择持续的沉默。这种沉默是具备传染力的,很容易导致整个会议的冷场。

本质上是个人的沉默会给他人造成“枪打出头鸟”的“意见气候”,影响他人表达意见和观点的意愿。

对于社群而言,不规律的静默也会形成“意见气候”,使社群成员误以为社群的活跃度已经降低,参与的人较少。

所以,对于某些社群内参与度较低的成员,务必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合理清退低活跃度成员,才能保障社群的良性发展。

b.打散社群中的小组织,原因同上。

四、价值体验(商业化的初体验)

截至到以上几个环节,社群已经具备健康良好的态势。

  • 有明确的社群核心价值;
  • 有高效的社群运作机制;
  • 有合理的社群秩序;

具备以上三点,即使核心价值并不那么诱惑,甚至离汽车后市场有些“距离”,但是因为有社群运作机制和秩序在,通过过滤和调整之后,社群成员的“质量”相对较高,且层次和结构分明。同时,因为人们对“社群”本身的需要,所以能到达这个阶段,自然已经有一定的社群规模。那么社群的商业化就可以开始了!

事实上此刻的商业化也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因为对于商家而言,眼前的受众是精准且可控的。只需要用一种大部分成员能接受的方式,从少部分成员到大部分成员逐步渗透即可。借用小米的“参与感”就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式,让用户参与其中,还能产生ugc。例如自主保养,门店提供工具场地和技术指导,将付费接受服务转变成付费尝试新体验。

但是社群的商业化是有一定的前提的!

对于汽车后市场的实体经济,一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服务行业而言,传递价值尝试商业变现的前提是,服务本身的差异化是否能通过体验得出直观的感受。(这也就是为什么海底捞能迅速的推广品牌的原因所在,有时候差异化只需要改变一点点即可。)社群成员的感受越鲜明直观,就会将反馈带回社群,反响就会越大,加速口碑传播,自然商业化程度就会提升,而且还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产品而言,产品的差异化并不足以成为商业变现的必要条件,但是互联网产品变现的形式更为多样,故不做延伸。

社群经济操作的挑战

  1. 干预社群内的“沉默的螺旋”;
    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也加速了组织的分裂,同时也缩短了组织的生命周期。导致不论是依托互联网工具的虚拟社群还是传统的线下社群,最终都很难逃脱萧条的结局。在执行过程中最核心的工作是干预社群内的“沉默的螺旋”,是保障社群成长的必要条件。UGC的激励政策、社群的品牌背书、社会认同感等手段都是需要根据社群实际经营情况来实施。
  2. 信息过载与眼球经济;
    信息过载也会缩短社群的生命周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们会屏蔽群消息。而社群经济一方面需要社群成员在大量信息中依旧保持注意力点集中,一方面又不能过度干扰受众,这里就存在不少执行中的挑战。ugc的质量、舆论导向、社群经营的节奏等都需要在“度”上拿捏到位。

社群经济与汽车后市场

在长期跟踪观察社群与汽车后市场中发现,确实有不少汽车类的社群和商业相处的非常融洽。往往是规模比较大活跃度比较高的社群,不仅有极具号召力的意见领袖和大量活跃用户,也有4s店的售后经理,自驾游的组织人,改装店的老板,汽修店的老板在其中提供服务和产品,但是车主们并不排斥,甚至是结伴消费,旧人带新人。

之所以推崇以社群经济的形式来切入汽车后市场或者是作为后市场项目的补充,是因为主观上认为至少目前c端的消费市场,对于后市场创业者而言依旧是镜中花水中月。而社群经济正好是创业项目与市场之间的缓冲带,一座能伸能缩的桥梁,伸长可以从中直接变现产生商业价值,缩短至少可以推广品牌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另外本身也是与市场最直接的沟通桥梁。

最美不过人性的从容

其实是放不下的,只是有些问题并不是“我行我能”就真的都能得偿所愿的。当生活又逐渐恢复昔日的平静,两点一线的固定生活,喝茶看书放慢节奏,冥想思考。慢慢的,慢慢的,似乎从这“庸俗”的时光里又明白了一些什么。或许这么说,显得多少有些矫情。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没有时间让我们静下来思考,即使尝试着慢下来,也一直身在惯性中。

有时候“慢”才是快!

有次骑车,罡哥哥说过一句话,异教徒记忆犹新的同时也大为赞同!他说,人们之所以浮躁,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导致对于各种事物的决策或者行动都来不及思考,自然而然也就显得轻浮和浅薄了。

确实如此!不仅轻浮和浅薄,就连身边美好的事物都只会擦身而过,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时候,后悔年轻的时候错过了这个错过了那个!

“二十多岁,迷茫又着急。想要房子想要汽车,想要旅行想要高品质生活。阅历尚浅却要窥觑整个世界,那么浮躁却想看透生活。不断催促自己赶快成长,却沉不下心来认真读一篇文章;一次次吹响前进的号角,却总是倒在离出发不远的地方。坚韧一些,勇敢前进。”摘自新浪微博。

这篇段子相信看到过的人应该不少!我们因为互联网的使用率较高,理应是接受了不少关于“浮躁”一词的相关信息。确实不少人嘴上也是经常在说社会的浮躁,尤其是看见一些极端负面新闻的时候,但是转个身依旧走上这样重复的道路。生活节奏快其实可以理解,人们在社会里摸爬滚打,往往追求只有更快一些,因为才能给自己腾出一些时间来或者走在别人的前面,正是所谓的“跟上社会的步伐”。但却不曾思考自己,当下的能力和阅历是否允许盲目的追逐和跟从。所以这必然会产生一种矛盾。那便是后劲不足的无奈与不得不更快更迅速之间的矛盾!

所以成功学和心灵鸡汤会如此广泛的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其实是有必然原因的。因为人们对于“成功”和美好的渴望,需要有东西来激励;面对挫折和困难到时候,需要安慰,不过尔尔。

但似乎很多人并未发现,“慢”才是最快的。没有思考便盲目的撞到南墙撞西墙,然后告诉自己别人都是这样的,趁年轻就要多试错,“我年轻我无悔!”。看似青春活力,但效率并不高。精神麻药一开始效果自然是好的,但时间久了,药性就会皮了,那么不得不找其他的麻药,周而复始,又或者把希望寄托于其他地方。

并不是说年轻人就可以不努力不勤奋!努力勤奋这是最起码也是必须的!但是如果非要把努力和勤奋的结果直接和所谓的“成功”连系在一起,捉急的非要今天努力明天就要有回报,没有沉淀没有总结,这样的诉求最好的方式应该是投机,不过倒也符合当前社会急功近利的意识形态。

并不是“我行我能”就真行真能

坦白说,并不太甘心面对这一点。之前尝试过2次“创业小实验”都失败后,心里闪现过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去面对它,依旧带着点“我行我能”就一定能行的态度,所以在分析原因的时候,把原因很多都放在了主观上,认为自己还不够努力,还不够拼搏。但事实在客观层面,要寄托于这几次所谓的创业能有所建树,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任务!

这其实就是再典型不过的盲目从众了。当然从众也不会是主要原因,但是基于有这样的意识,那么随便一个触发条件就会变成诱因了。本质上,那是因为在环境和自身跃跃欲试的影响下,失去了判断能力,用更多的臆测和猜想成为了驱动力。

其实现在仔细回想,最大的反馈应该来一个兄弟,一个异教徒唯一崇拜的人。他,70年代人,父辈从90年初就开设来包装厂,应该来说是彻彻底底的富二代了。他本人虽然把老师当成老屎,但是动手和专研能力极强,完全由兴趣驱动。自学无线电和机械,在00年代已经在江浙一带造纸厂出名,专修德国海德堡的机器。异教徒也亲眼目睹过不少厂长直接带着现金来找他。但他现在开着单车行,每日与车友们厮混,显然就是一派“颓废”和“不思进取”的态势。他显然不笨,甚至比不少人聪明的多,还有家庭背景,70年代的人也是机会最多的一代,但结果并没有顺理成章的出人头地。这样巨大的反差,自然让异教徒不理解了,他为什么就没有成为特种机修修理或者进口机械的行业大咖呢?!

或许人各有志吧,但这并不能作为万金油一样的解释。自然或许也有一些他并没有说的缘由在,但事实就是在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他并没有“真行真能”。

那现在更多的普通人呢?如果说,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要比别人聪明一大截,那显然是讽刺的话,这样的言论多少就有些戾气,不过并不是个个都能所谓的“成功”这也确实是事实。

理解万岁

这口号听到太多回了!但有时候越熟悉的东西却不一定会去尝试着真正的理解。人对人,人对事物,因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经历,理解的方式和角度都是多样的,所以答案也各不相同。但确实不少人明明知道地球上有那么多人,却偏偏误以为全世界的人都是一个模板里刻出来的!他们没法理解!在抱怨其他人和事的时候,其实潜台词就是“我是这样的,你怎么就跟我不一样呢?”

但又不可否认“理解”确实很难!所以才有来“理解万岁”!那是多么的激动和振奋人心啊!能听到这句话,得有2个必然条件。

第一个是是否愿意来理解。有些人天生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也有人天生就考虑到别人,但只是习惯性的避让和不明缘由的妥协。自然还有其他类型的人,总归是都不曾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因为本质上就是不愿意来理解。

第二个便是能否理解。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因为要去理解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背后是需要足够或者对等的沉淀,可能涉及到知识面、阅历,也有可能是社会经验或者风俗礼教,更难的是还要同时兼顾情绪、感情或者其他因素。

理解是一门大学问,真能准确的看待人和事,那必然意味着已经有不少沉淀。但具备理解能力一定是快乐的!因为少了很多戾气!不会因为无知导致盲目的决策或者判断,身边自然地平添了更多美好!

独立的人格

现在很多资讯报道都会描述到90后、95后是彰显个性的一代,他们确实是很“个性”,更愿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有些可能是哗众取宠,有些只是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但至少他们愿意表达出来!

但不仅仅是90、95后的人,其实单有想法会表达也是不够的!绝大部分的人都缺少并且在不断完善个人的识别、认知和判断、执行的体系,即人格。所以最通俗的描述就是在人还不够成熟的时候,很多言行都是欠考虑或者错误的!但我们又都在以各种形式的长大,最终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人格。

这里也很荣幸和一个朋友探讨过这个话题。他把这个过程总结为三个部分,“知我、真我、超我”。六个字把人生站在成长的角度上分成三个阶段,甚是精妙!

“知我”,自我认知的一个过程。确实异教徒也有发现,很多人外表看似光鲜亮丽,但其实对自己却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性格,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甚至连自己喜欢吃什么都答不上来。

也有人其实不愿意承认对自己的一无所知,便会给自己扣上各种标签;或者又害怕掉队陷入孤独,便盲目的跟从何妥协,他们都误以为或者心不甘情情不愿的把环境告诉他们的结果当作自己想要的东西。

“真我”,做自己!在自我认知完成或者部分完成后,在已知的部分里按照自己的意志执行,那便是“真我”。那是一种很通透的感觉,不变扭,不自我矛盾,也不会后悔!因为按照自己的意志,对事物的判断就会产生一个清晰的判断标准,便不会盲从。

对于这点,异教徒感受很深。显然自己还没完成对自己的彻底认知,但是在已知的部分里享受自由的时候,这确实是一种快感!对于那些误以为对自己了解的人而言,其实勉为其难的接受和妥协,迟早会产生一些“内耗”,这对于异教徒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

“超我”,超越自我。在已有的认知部分之外,尝试突破自己!类似挑战自我的意思!可能是在意志力或者行动力上等各种纬度。

人格,虽然依稀是记得初中的课本里是出现过这个词语,但实际上对这个词并没有去深入的了解。直到现在自己逐渐总结出来这么一个东西,也是写文章的时候查了百度,“哦!原来这就是人格!”独立的人格,是一个完全独立和完善的认知判断体系,是人和人本质上的差异所在,它又落地到性格、三观、兴趣爱好等等。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慢慢从封闭到世界走出来,随着环境影响下的微妙变化,人和人的差异自然逐渐的产生了。只有通过思考和实践才能慢慢到完善和健全,它太过于抽象,但又真实存在。它的存在与否,对于每个社会个体自身的影响也是天壤之别!

写在最后

事实上这篇文章似乎并没有酣畅淋漓的表达到位,以至于不得不回炉再造!因为出发点本来就有问题!自己的阅历和经历尚不足以来支撑这样的话题!自然而然在表述的过程中也没法酣畅淋漓!其实对于一个未过而立之年的人来说,“从容”还只能仅仅是一个愿景。即使尝试着站在制高点去俯瞰众生,得出的答案可能还是片面的。就像此刻在思考,仅仅这几点做到了就真可以“从容”吗?

异教徒其实还是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毕竟阅历终究有限!另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分析真能完全用理性的角度去看待,也表示怀疑!非要用方法论去总结和归纳人生,这似乎又将自己搬到了制高点上!毕竟人这东西终究会参杂感性,所以任何一个结论或者形容都可能有失妥当。

但最后的自我怀疑并不代表否定,因为这几个结论确实是感同身受的!“从容”,在异教徒的眼里是对一切事物理性的看待,对于任何一个选择或者决策都能做出最明智的判断,是对自己人生负责,不抱怨过去的积极态度!人们总是追求结果如何,但是理应也该思考如何让结果如愿。

anyway!终究还是将自己思考和总结的东西尝试着表达出来了!也很高兴现在的异教徒要比以前要更从容一些。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想起以前,但现在确实是一点点的在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