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汽车后市场的B2B生意

互联网切入车后市场发展至今已经有些年头,也经历了多轮洗牌,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传统企业转型的,凭空而起互联网的;以保险业务切入的,连锁门店切入的,用系统切入的,以仓储服务为切入点的,等等还有许多。五花八门,好不热闹。以上种种模式以及还有不少未归纳进来的模式,在笔者看来都属于比较清晰的商业模式,也是必然会出现在整个生态圈内的。但是有一类存在,笔者认为看似表面繁荣,但本质还不明朗,那就是配件B2B业务。

市场足够大

         根据某市场调研公司17年发布的数据,中国大陆地区汽车配件交易规模由2011年的1900亿元,以年均20%的增长速度保持递增,在2017年规模将近5000亿元,预计在2022年,交易规模可超过8000亿元。众所周知,汽车后市场是一个弱经济周期行业,并非随经济行情波动而受影响,按照20%的市场增长率,想象空间非常巨大。另外,在未来对这个行业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国家政策和供应渠道以及服务提供方,也就是汽配B2B生态圈内的玩家们。

政策逐渐在开放

      从2014年开始,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门陆续发布了大量政策。

  • 《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4年9月
  • 《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 发布时间2015年9月
  • 《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5年9月
  • 《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 (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16年3月
  •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7年5月

基本保持每年一个新政,虽然有些政策落地性不强,不一定能起到实质性的规范和引导作用,但可见国家对这一块至少是在持续关注,不排除今后还会有更多新政出台。所以还是可以期待会有新的政策进一步来促进行业发展。

行业要素清晰

         那么撇开政策层面,剩下的就是业内玩家的事了。汽配B2B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洗礼,行业发展的要素已经非常清晰。他们的发展基本也围绕以下四个要素:

  • 整合上游供应商。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上游包括厂商和当地的一级代理商,以确保配件品质和稳定的供应;
  • 整合下游零售商。并提高粘性。针对下游购买配件的痛点,例如找配件难、配送、价格、售后等问题。下游包括修理厂、连锁门店等;
  • 建立配件和车型对应的数据库。是配件流通效率提升的主要手段。在各大主机厂尚未将编码体系全部统一的基础上,最大化的整合配件数据是汽配B2B的技术壁垒;
  • 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为上下游提供增值服务,例如时效更高的配送,更完善的售后机制,为保险公司提供更完善的配件报价等等。

以上四个要素,可以概括绝大多数汽配B2B企业的商业模式。乍一看,似乎汽配B2B生意并不难,其实不然。

就目前从四个要素来比对当下的汽配B2B玩家们,基本还围绕着整合上下游的阶段,并且遭到地方性或是全国性的同质化竞争。而数据库的建设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积累,尚无企业完全可以靠汽配数据立足。至于增值服务环节,基本围绕用户体验问题和扩展功能,对于终端用户而言大多是锦上添花,未必都是雪中送炭,但是对于企业而言,投入力度和运营成本却是要求甚高,仅配送时效问题就可能需要占用大量资金来建仓备货。

纵观几大玩家的发展历程,笔者依旧有两个疑问认为这个领域尚不明朗。

  1. 关于价值链的优化
    电商企业往往都是打着互联网“去中介化”的旗号,当然论挥旗的力度,可能不及某二手车电商。这些玩家们在整合上下游,参与商品流通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没有想明白其在行业理应发挥的价值正是在这个行业的立足之地,以至于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各种规模,最终向上各种串货,向下倒卖给二批商。那么是对最上游的品牌商或者当地经销商利好呢?还是对终端零售商有利呢?是眼下有利呢?还是长期利好呢?
    另外,也不能忽视品牌商的窘境。B2B企业以为拿到品牌授权就师出有名,可以高枕无忧了。虽然配件在线销售已是大势所趋,但一手经营起来的经销体系一旦被电商渠道冲击,即使能平衡企业内部利益,但对于品牌而言,渠道也完全被绑架。而这个利益平衡点完全受B2B企业销售规模变化而变化,所以兔子咬人的可能性是一直存在的。记得早些年,某些知名机油和电瓶品牌发布的公告也足以说明问题,一旦品牌商突然向市场宣布B2B企业其实并无授权,那么市场质疑的是货源还是企业品牌,这个影响力可想而知。
    所以在汽配B2B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是需要考虑整个生态价值链的优化的问题,因为只有优化了价值链,才能平衡各个业态的利益,发展的效率才会提升。以不少电商企业的地推团队遭到当地经销商围追堵截,甚至殴打的消息来看,价值链优化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
  2. 关于竞争壁垒的设置
    以美团切入“网约车”市场,并且在局部地区市场份额迅速崛起为例,结论很清晰:如果没有真正意义的竞争壁垒,在当下融资环境依旧轻松的基础上,但凡能借助资本就可以搞定的各种规模和领先,都是脆弱不堪的。
    那么汽配B2B生意的护城河到底该设置在哪儿呢?笔者认为,应该是通过建立配件管理体系从而形成的配件标准化。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看到一个B2B玩家在输出商品和服务的同时,能够输出一套市场可以接受的标准,而是依旧陷在同质化竞争的泥潭中。
    这套标准仅仅只有编码标准依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品质标准等一些列根据行业诟病而制定的标准。这套标准既能排除终端的困扰提升终端运营效率,也能让车主心甘情愿的买单,同时也能倒逼制造企业更合规。拥有这套标准,这于汽配B2B玩家而言,销售的不仅仅是商品和服务,而是行业标准,这才最有可能是竞争壁垒。

总的来说,汽配B2B是一门要求非常高的生意,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结合互联网的,或者其他形式的。正式因受限于行业本身诸多的诟病,这才让很多B2B玩家们有机会去想象和尝试进入这个领域。这个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并且政策也在近几年开始针对性的出台。笔者希望这些玩家们,能够真正的去优化和改善这个行业,而不仅仅是追求表面的经营指标,因为汽配B2B在当下这个环境,如果没有真正去解决行业问题,长期一定是没有一席之地的。

社群经济与汽车后市场营销的研究分析(二)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量组织协同类工具的产生和应用加速了社群的发展,更多的社群如同阿米巴分裂般的被不断打散和重构。而社群经济也不断结合各种协作工具在发展,从早期的QQ交友群,线上集客线下消费抽佣,也是所谓“O2O模式”的鼻祖;再到基于微博和QQ空间的社会化电商;直到当前基于微信的“微商”也都属于社群经济。另外,与网络产品相关的社群以及社群经济因为被互联网放大反而成为了典型,但事实上社群和社群经济一直存在。例如直销,甚至是企业。

有组织的地方就有社群,有商业行为的社群就是社群经济。

社群经济因为社群组织关系的不同至少有两种类型,强信息弱关系和强关系弱信息的社群。前者侧重信息流,往往是网络事件的加速工具,是品牌作为营销渠道的首选(例如最近的优衣库试衣间事件),而后者侧重组织管理(例如最近的“WV”),容易形成粘性,但是社群成长效率没有前者高。两者都具备成为社群经济的可能,且均有标杆性的案例,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也各有利弊。

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各种类型的社群经济中都有一个共性,每个社群内至少都有“KOL(关键意见领袖)”和“围观者(潜在客户)”两种角色。所以对于企业和品牌而言,社群经济本质上也可以理解成“Scrm”(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的精细化管理,而社群经济的精细化管理核心指标应该是生命周期、活跃度、规模、ARPU(每个用户的平均产值)。

那么如何来实现社群的商业化呢?

准备工作(一):社群定位(即切入点)

a.价值定位

社群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

强信息弱关系的社群发展规律一般是因为某种极具群众基础,且具有舆论价值的内容从各种形式的信息渠道裂变式的发散,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引爆”,迅速将目标受众和潜在受众聚拢,通过持续的“内容”投放形成生命周期较短的社群。

而强关系弱信息的社群发展规律一般是由若干个“活跃分子”带着强烈的诉求自发形成小组织,然后呈螺旋状对外通过内容输出和人际关系以及社群协同工具自有的功能(类似群搜索),逐渐吸纳新成员发展壮大。

在社群成长的过程中,有新成员的加入和老成员的退出,决定社群成长效率和规模的就是社群的价值定位,包含核心价值(为什么加入?)和附加值(加入后还能干嘛?)。

以当前与汽车相关的社群为例,自驾游的社群相比以探讨购买新车以及售后问题的社群核心价值要更明确,所以规模和活跃度要有优势的多。而那些核心价值并不明确的社群往往只能满足少部分成员的一些需求,而此类需求并不足以成为整个社群的核心价值,例如获取碎片信息,社交需求等。如此一来,因为社群价值定位不明确,导致UGC零散且质量低下,无法通过“价值”将社群内成员建立关系链,反而加速社群的活跃度降低,也缩短了社群的生命周期。

而社群的附加值定位也不容忽视。因为社群的附加值是作为核心价值的补充,决定了社群成员之间彼此的“黏度”。早期社群的附加值绝大部分是围绕“马斯洛需求”,但是当下用户的行为已经发生变化,最原始的需求很难以固定的形式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所以有且只有附加值的多样性和普遍性才能引导每个个体更多的参与社群,从而个体与社群,个体与个体之间建立更为有效的链接。

b.受众定位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社群成员的筛选和过滤机制将会大幅提升社群经济的可持续性,延长生命周期。

筛选维度:

1.兴趣。最强大的自主生产力,因为兴趣背后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决定了社群内UGC的生产力。这也正是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下,不少以兴趣爱好为主题的web社区产品依旧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例如户外类的8264,军事类的铁血网等。
而社群作为组织的一种,虽然无法强制性的要求每个社群内的个体成员都兴趣爱好一致,但是能通过组织的力量结合协同工具先筛选后激发成员的兴趣图谱,从而唤醒社群内的UGC生产力。UGC的生产力决定社群的生命力。

2.消费习惯。包含消费方式、消费偏好、消费频次等因子,直接决定了社群商业化的可能性以及社群经济的ARPU值。

3.网络使用习惯。决定了社群协同工具的使用率以及与社群互动的频率和概率。对于社群的有效管理和经营是一个必要条件。

准备工作(二):构建社群环境

社群环境是社群经济孕育的温床,也决定了社群经济的投入产出比。社群环境重点是两部分,协同工具信息流通方式

当前绝大部分的社群都依附现有的社交类网络产品,使用固定的信息流通方式。但是不同类型的社群经济对于协同工具亦有不同的需求,信息流通方式亦是如此。依附主流社交产品的社群虽然能借助第三方的网络产品快速成型,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受限于社群环境,例如微信群的500人上限。

而脱离网络产品的社群,例如直销团队,凭借更为直接的利益驱动和品牌背书直接形成社群经济,相对可以弱化对协同工具的需求,只需要在信息流通方式上不断做好产品培训以及品牌灌输,确保可以对外扩散即可。

但是对于面向普罗大众的社群需求而言,更需要依附网络产品加速信息流通,才有社群成型的或然率,甚至本身就依附于网络产品才产生社群,而非先有社群再挑选协同工具,组织社群环境。但是在构建社群环境应满足社群最基本的需求。

协同工具

a.社群的管理功能,包括对社群内的成员管理和内容管理;

b.形式多样的交流功能,语音、文字、邮件等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c.形式多样的互动功能,类似“点赞”或者表情,而不仅仅只是语言的互动;

信息流通方式

a.便于培养社群内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的交流习惯;

b.便于培养社群内个体成员对组织的依赖;

c.确保信息的到达率;

以优衣库试衣间事件为例来说明社群经济的准备工作。优衣库试衣间事件形成的社群属于典型的强信息弱关系社群,产生了无法统计的参与者消费了优衣库的品牌。根据相关统计,实际产生了价值1200万元的广告,且互动性较强,植入效果远远大于其他广告形式。

基于色情消费的刚性需求,决定了社群的核心价值,也决定了社群的群众基础和张力;投放渠道为微信,投放时间为午夜,决定了社群成员基本为网络原住民和青年为主;有意无意而为之的UGC,例如淘宝上与优衣库女主角同款商品的截图、优衣库商店门口的自拍等以及相关“段子”也决定了社群的附加值为娱乐功能。同时,因为优衣库属于受众为年轻人的时尚品牌,也激发了其他品牌在各大社交媒体的借势参与,仅仅多个品牌下的粉丝足以营造一种社群氛围。

最终,通过从刚性消费的社群定位转型至娱乐,加强了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更为激发有内容制作能力的社群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UGC。侧重信息流的社群虽然生命里较为短暂,且容易受其他舆论的噪音干扰,但是只要准备工作充分,就具备强烈的爆发力。

汽车相关的社群,如果重点在于针对售后市场的商业转化,因为受众消费频次和消费习惯的问题,相对更为适合打造强关系弱信息的社群。通过社群中成员与成员之间,成员与社群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相对固定的受众集群,可以大大降低市场成本。而社群的价值定位是汽车后市场的企业重点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