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最纠结的一刻!移动互联网 or 传统互联网?!

2012-4-24 22:57

序言

       本该不算是很难抉择事情,更没有必要小题大做,但是事实上这个事情已经让我寝食难安许久了,甚至感觉自己一下子瘦了。因为我很清楚我碰到的的确是我的转折点!无从选择,甚至连我的父母都参合进来~他们也深知最近我确实非常困扰。回想从09年1月实习工作至今,工作也3年有余了从最初的程序开发转行进入互联网,从事SEO,再到现在的运营Manger。期间也担任过一个项目的COO,还有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孵化项目负责人。从接触和自己一样的毕业生到知名企业的老总,形形色色,七七八八的,这些年来也经历了不少。借着此刻的各种纠结顺便也把职业生涯mark一下~ 因为很有可能这个将会是我的转折点。
        隐约的产品情节
       有一段经历一直放在心底却念念不忘。在刚毕业的时候回杭州找工作,和大部分的毕业生一样没有规划,缺少方向。值得庆幸的是凭借实习期间对互联网以及软件开发的了解,对IT行业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和理解。但是互联网行业巨大,且细分职业种类繁多,甚至卖电脑的也可以称之IT行业,确实让我也有无从下手。在人才网上百无聊赖的发现了一家视频网站的企业,在招募2个网站策划。这个时候才对网站策划有了初步了解,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产品经理!!!都是从Rd or Fe延伸来着~简历也没当回事的投了出去。隔天就收到电话面试,是COO面试的,聊完带着考题一份回家了。记得是星期二面试,星期四下班前发邮件给这位总监,名字叫Bruce Lou。随后几天全心全意的完成了第一份产品策划,是关于客服聊天窗口的IM产品。当是几天可谓是呕心沥血,各种研究各种学习。星期五就收到HR的电话,“下周星期一带上身份证和毕业证书9点报到,工资是税后3.5K,五险一金,餐补120,交通补贴100。”其实在求职简历上我是没写薪资要求的,他们给我的薪资也超过了我的预期,确切的说是让我惊愕了一下。期间还有一些小的细节,前台灰常漂亮!Bruce Lou和我聊了很多额外的东西,还有我还单独的写了一份邮件给他等等,总之我的第一次面试让我印象很深刻!
        我的职业历程
        才工作三年多几个月,除去实习的话,实际正式工作才2年3个月,不知道副标用“历程”这个词是否贴切。
       (回上文) 但是联系到现在的职业规划进程,每当想起这家公司,坦言会有隐约的后悔!因为跟现在的工作相比,同是互联网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扮演的是两种角色。前者经历3年的相关工作到现在,可以是资深级别的,而后者原本就是一个广义概念,需要到一定的水准则需要更久的磨砺,三年可以是刚刚开始,也可以是入门,而一定程度上是受年纪的影响,这个也就是我的痛点了。最后并没有选择这家公司,甚至后来选择的公司薪资还不如这家,也就是从事SEO工作,为现在的互联网运营做下了奠基石。
       只是另一方面也很庆幸当时并没进入这家企业。因为进入这家企业基本是不太有可能的更广阔的空间,用职场术语来形容也就是P职,专业技能岗位。而我现在是M职,也就是管理岗位。也正因为这个,从这2年来,接触到的形形色色互联网从各业人员以及各种职位上的人,让我迅速成长。如果从事P职,就未必会有这样的收获了。
        另外还有就是我的3次和同事的小搞搞,所谓的创业! 只可惜基本都以夭折和半途而废告终,不过这些经历也是一种磨砺,也挺好玩的。
       我爱互联网!
        从上周末终于想清楚,下定决心又在昨天跟老大阐明了想法,到今天的摆脱困扰的第二天,更加相信自己的选择,也的确是如释重负。虽然要做的社交App确实很有诱惑!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去设想是改变了中国整个移动互联网对社交的理解,可惜主观上对这个时期的移动互联网不看好,随后意外听到另外两个合伙人在产品规划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这个已经是后话了。Anyway!  移动互联网暂时是与之无缘了。
              —————      华丽的分割线     ——————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之前是经常拿来肯定自己的职业规划,虽然有蝴蝶效应,任何事情都有可能会改变随后的事情发生,但是目前还是在自己设定的发展主线上进行,这点也是非常庆幸的,并没有被总监的“饼”给画进去!
       另外今年的整个经济环境都不好,这点也确实影响到了现在所在的这家公司,计划这家公司结束后,会有一段时间较长的旅行,希望能按计划进行吧~

关于《迟到的间隔年》,关于梦想,关于我

2012-3-8 21:54

偶然的發現了這本書《遲到的間隔年》,這本被天涯、磨坊和豆瓣追捧的“流水帳”,期間又仔細查了一下背景,這本書的影響力顯然不遜于任何一本當代年輕人追捧的打著文學旗號的垃圾。原本僅僅只是因為嚮往旅行而去關注,不料被縮減版的電子書給深深的吸引了,以至於這段時間每天抱著紙質的在低頭猛啃~上班休息時間,家裡,睡覺前。這本書作為我第一本旅行相關的書,雖然早料到它會解釋我畢業回杭后內心的悸動,但是最終發現我的收穫不止於此。

關於《遲到的間隔年》

之所以稱之為流水帳,是因為它用記敘的形式記錄作者從旅行的開始到結尾,並沒有太多的文學元素,相反用樸實的語言加以對每次經歷的點點滴滴,和對目的地好奇和新鮮感,讓人津津有味~該作者也是故事的主角,畢業不久初入社會,但是心中仍然對自己的夢想戀戀不忘,可能生活在廣州的緣故吧,他接觸到很多西人,思想也相對西化些,於是向家人提出了辭職旅行3個月的訴求,必然是幾經坎坷,最後終於出行。從澳門到泰國、越南、老撾、印度、巴基斯坦、新疆、西藏、尼泊爾歷經一年多,體驗生活到走馬觀花各種形式,完成了他自己的間隔年,途中還遇到了他現在的妻子。其實作為旅遊讀物而言,這算不上是一本好書!
起初我想《遲到的間隔年》第一個應該寫給喜愛旅行的人。在中國是沒有“間隔年”的概念的,而這本書可以讓喜愛旅行的人找到出行的理由了,但是深層的去理解作者的初衷,他是用旅行的方式去實現夢想,去看看這個世界,去尋找一些什麽從而來擺脫現狀的迷茫。當然他的計劃里有去做義工,來體驗人性的關愛,這個我認為高度是比較高的了~甚至他在印度的非政府慈善機構里認識了好多人專注于義工,以我的見地,確實比較難以理解,可能我已經被社會部份同化了。
雖然他自己的卻是懷疑這趟旅行的意義! 最後也坦誠,他并沒有找到什麽,這個早在他路上碰到了一個旅行15年的日本女人就告訴他了。但是我想作者并不會因為旅行無果而認為他的夢想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夢想根本是不能和收穫等價的!
所以,這本書第二個要寫給的是那些還有夢想的人!

關於夢想

這本書在豆瓣的書評有9000余篇之多,而非評論。我抽空會去看看其他人對這本書的看法,從而來尋找更多的精神共鳴。意外!但是也在情理之中,還是夢想,還是這個我可以拿來吐槽99%的人的詞!
不料也算蹊蹺~我有個同事,確切的說是下屬。每當中午休息時間我在看的時候,總是會說這是一本沒有營養的書云云,開始我也會和他爭執說這個是每個人的夢想和價值觀不同!但是幾經他的碎碎念,今天我以工作的名義把他叫出來,好好的跟他討論了一下夢想和現實、價值觀的問題。這個29歲的舟山胖紙,他平時以文藝自居,當然重新開始看書也是因為他的影響。經過激烈的爭論,還有他遞上了3根煙,最終他確實不得不承認,這個是當今社會的無奈!
夢想!其實在我幾年前的日誌里早就寫了,當我們還單純的時候,夢想的確存在,但是慢慢隨著社會意識的見長,最終還是會蕩然無存。他也說了,在美國,年輕人喜愛音樂組建了樂隊,可以開著車到處演出,及時出名了最終也未必有錢,僅僅只是因為夢想。而我說了,我們小時候,老師問我們,“長大了相當什麽?”,“科學家、發明家、工程師”等等也不少,但是外國的孩子長大了卻是“牙醫、獸醫、花匠”。這個無異於價值觀的不同,而隨著慢慢成長,我們的夢想趨向于功利化,或者直接就是拜金了。本身的夢想其實已經當然無存了,整天為房貸、車貸、工作奔波勞碌著。這點我確實從豆瓣書評中找到了太多的精神共鳴!其實這些還有想法,還記得自己夢想的人,從他們的字裡行間也確實感覺到了他們的無奈,甚至是痛苦,但是又不得不屈服于現實的社會!分享下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905366/)。
和他交流的結果,我覺得最悲哀和無奈的就是,我們這一代確實太過於麻木了,雖然有很多的因素導致,例如教育環境、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讓現在的人普遍的存在共性,麻木不仁,沒有獨立的思想,沒有健全的人格!甚至我覺得思想和人格這兩個詞對他們而言也太過於生硬了,更不用說“信仰、宗教、世界觀、信念”,要是再說的遠一些一些,把中國人的奴性說出來,那我想我們這一代絕大部份的人可能會精神崩潰!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父母為他們的安排;社會給他們的安排;領導給他們的安排,他們或許會掙扎,但是終究還是選擇了屈服。讓他們在社會意識形態已經成型之後再來接受這些,儼然潛意識里會去排斥,因為這樣等同于否決了自己的過去!和同事交流完,走進公司大門放眼望去,將近200號人,雖然也有很多閒人談笑風生,但是從每個人的精神面貌來看,有幾個人是真正快樂的?在我看來絕大部份是拿一些精神鴉片在麻木自己而已!
而真正的快樂,和那種思想獨立,人格健全的人我見過!跟我見過的絕大部份的人確實不一樣!不!是相差太多了!

關於我

我,一個自認為多少有些閱歷的25歲小夥子吧,因為太多的偶然因素和自身喜歡思考,也許叫多想的緣故,從太多形形色色的人的接觸中,挖掘了不少我認為是有營養有價值的東西,以至於我確實感覺出和大部份人是有差異存在的,但是我又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實,其實這樣的感覺並不好,就好比是遊離在現實與理想的邊緣生物,缺少了一點歸屬感,也缺少了精神共鳴,也就是我的精神支柱,總會感到寂寞。
這讓我想起早些年也寫過一篇關於夢想和現實的日誌,有一個車友勸我不要多想,這樣會被社會腐化的更快!她是對的!但也是錯的!對的是在她的意思就是做自己,堅持自己,可是這樣會永遠的格格不入,堅持這樣的格格不入只能讓自己左右不是人。就好比我和父母提出我想去西藏,招來的是一頓劈裡啪啦,最後只能暫時妥協;我讓同事跟我去背包旅行吧,招來的還是各種諷刺和挖苦。(那個想和我一起去西藏的同事離職了,一想到這個就難受,連最後一個可以共鳴的人消失在身邊了)讓他們來接受和理解我的思想,確實有些難度。因為我和他們關注的東西不一樣。作者的爸爸說了,人因為窮怕了就知道現實了,但是我想說去他媽的現實!
浪子?No!旅行不會是我實現夢想的唯一方式,但是可能是一種精神慰藉的渠道,這個和《遲到的間隔年》的作者旅行的初衷是一樣的,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尋找自我,尋找真相,當然答案是次要的。還有在我看來即使在外漂泊的人也算不上浪子,畢竟他是有牽掛的,只不過是肉體和精神的短暫放逐。而我,現在也確實的意識到了,我現在僅僅只是剛剛上路。

寫在最後

我想可能是冥冥中註定吧,讓我去那個城市讀書生活。騎山地車,玩攀爬車,還有現在的戶外,其實都和我在那邊認識的人有關係,或者說是有影響,從我在那邊認識的那麼多朋友,車友,驢友身上學習和感悟了那麼多,以至於讓我現在的確是有獨立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我的日誌里就有一篇日誌,是關於玩攀爬車的人!雖然文字有些激動,但是卻字字在理!在這浮躁的社會,我不想做行尸走肉!我不想人云亦雲!我不想被社會腐化!

世界沒變,而我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