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汽配供应链企业的发展

转眼又是一年过半,各位汽配供应链的玩家们,你们还好吗?

大体是在2013年左右,随着汽车后市场2C领域的爆发,不论是车后市场电商,还是专注服务的终端修理厂;不论是跨区域经营的企业,还是地方性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每一个经营要素的优化,都将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个时候,汽配供应链的作用和价值逐渐就凸显出来,各路资本和玩家们开始集中入场。

然而时过境迁,车后市场的供应链显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看似只是汽配商品的买卖,显然也远远不只是买卖。那么这些玩家们带给了行业哪些启发和思考呢?

汽配供应链企业的挑战

参照百度百科的解释,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从配套零件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对于汽配供应链企业而言,归根结底就是参与汽配产品流通的全部或者部分环节,最终向终端消费市场提供汽配产品或服务。虽然目前的玩家们存在一定的模式差异,但殊途同归,核心价值基本围绕“价格、品质、效率、服务”作为市场主要竞争力,白话就是“多、快、好、省”。

以我国市场之巨大和行业之混乱而言,其实汽配供应链企业和品牌生产企业、后市场电商、行业软件、汽配数据、汽配仓储物流、终端门店一样,只要涉及行业价值链中必要环节,都充满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并非汽配供应链企业最具有想象空间。当然,接受的挑战都也是同样都是巨大的。

对于汽配供应链企业而言,最突出的挑战是树敌太多。涉及的环节越多,遭遇的挑战就越多。

从汽配产品开始,消费市场有认知的传统品牌往往集中在个别,传统品牌商因为自身的传统渠道和新兴渠道(含电商渠道)的摩擦和矛盾,内部权衡已经耗费太多精力,加上短期和长期利益的抉择,导致市场被一些二三线品牌和地方品牌开始侵蚀,机油市场最为典型。而大多汽配产品生产要求并不高,包括一些传统配套企业开始转型独立售后市场,市场产能远远大于消费市场。最终的现象就是,传统品牌成了汽配供应链企业的营销产品,微利或者没有利润,但是必须得有!而利润只能靠OEM产品,但是需要市场培育周期,只能靠强渠道推动,同时依旧遭遇大量新兴品牌无底线的挑战。

同理,供应链企业涉及到仓储物流环节,同样还会涉及到各类传统业态的挑战。汽配城门口的摩的、电三轮,还有专门的汽配物流公司,不仅完成了干线物流,还能承接最后一公里配送和货款代收服务,论时效和服务并不逊色。同时,在大量社会库存积压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自建仓储,并且是否真的能提升效率以及是否能覆盖住产生额外的成本,以及必要性本身就存在争议,但仅仅物流配送环节就很难对抗这些为了生计的从业者以及各类细分的小型业态。这就像小型的终端修理厂,也就是所谓的夫妻老婆店是否真的会在短期内消亡一样,长远是肯定的,但是短期内几乎是不可能的。

小型的厂家和品牌商,还有物流配送的个人从业者或者小型企业,还有汽配经销商或者中介等等,他们在一个依旧有大量信息不对称并且非标的市场里,生存空间还是可以得到一定保障的。毕竟,对于供应链企业的所有者而言,企业只是一个项目,而对于这些微型从业者而言却是生存。

以上涉及了“价格、品质、效率”,继续谈谈“服务”。笔者认为“服务”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词,抽象但似乎也能说的出具体,但是每个人眼里的“服务”又各不相同,广义的狭义的又都无法量化,似乎又更像是一种意识形态。但是对于汽配供应链企业而言,“服务”如何来落地,是需要好好斟酌的。因为把狭义的“服务”作为一种经营必要环节,那么暂且不论最终执行的效果是否可控,效率和成本上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所以,笔者认为,尤其对于偏向于供给侧的企业而言,产品如果不可控,只能服务来保障,但是服务介入的程度是需要仔细拿捏的。

那么到底该如何发展呢?

 解决办法1:继续2VC

汽配供应链企业不论是轻模式,还是重模式,切入一个或者多个环节,都涉及了行业价值链重塑的过程,在行业不发达地区,区域内建立市场优势相对容易,但是跨区域经营乃至规模化,面向全国则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上文提到的树敌太多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平衡是其二,上游的优势如何体现并且形成竞争力也是重要的挑战。

目前普遍的认知依旧是,只要有交易规模就能拿到上游的支持,包括经销商和厂家。笔者认为,此一时彼一时,这个结论可能待定,毕竟狼来了已经太多回,厂家和经销商在自身没有危机意识的前提下,新兴渠道的兴起是锦上添花,但是在当下环境下,上游对待渠道的态度,笔者已经感受到明显变化。因为他们担心的是被替代,而不是以前在意的是新兴渠道能出多少货,所以未必会像早些年一样配合。最典型的就是某几个头部后市场电商与几个国际配件品牌的分分合合就可见一斑。厂家如此,一些经销商对待渠道的态度也是类似,并没有以前那样的积极配合。

这也促进了供应链企业推动自主品牌的决心。同时站在产业过于分散,理应提高集中度的观点基础上,同时满足把控对上游的需求,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参股或者并购上游制造企业或品牌商。那么通过类似这样的方式方法涉足再上游,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现金流要求就会更高,“2VC”以前是创业者之间的玩笑话,但是对于现在的汽配供应链企业而言,显然是必要的经营环节,是存续的前提。

但是到底多少资本能翘起多少市场规模?到底多大的市场规模才能算突破重围?这两个问题,是笔者与投资机构们的交流过程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对于供应链企业而言,每年年底做预算的时候,也会思考一阵子。第一个问题容易,但是机构在做财务尽调的时候也会着重审查是否有交易水分。第二个问题就很难直接回答,这并非是市场份额具体数字的问题,虽然也夹杂着投资人的好奇和天真烂漫,但是供应链企业必须在这个行业得有实际的沉淀,不仅仅是实物资产,还有类似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行业影响力、信息系统等具备想象空间且未必可以价值量化的成果。

解决办法2:以价值链重塑的视角重新审视业务

满足供需关系,实现交易规模,提升利润率是供应链企业最基本的执行方向,但是笔者认为,一般的供应链企业经营的思路在汽配流通领域可能是不够用的。因为汽配产品有别于其他一般消费品,导致汽配行业也有别于其他流通行业,而且差异是巨大的。

尤其是在满足供需关系过程中,很容易本着满足客户需求的出发点陷入线性思维,参与业务流涉及的一系列节点,而不思考每个节点的必要性以及行业现状。以整合上游为例,在社会库存量大并且根据下游分布而分散,以及周转率低,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自主贴牌或者生产,并且重新自建仓储再销售,是否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是,则会面临经营成本更高,并且遭遇地方经营者的挑战,同时效率和服务也未必能凸显出来。如果站在价值链重塑的视角重新审视,完全可以尝试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因地适宜的整合上游,而非一刀切。

所以以重塑价值链的视角来审视业务,就能分清各个业务环节的在行业中的孰轻孰重,自然而然就有一个取舍的过程,也就会逐渐聚焦在自己有优势的业务环节上。

另外也得考虑那些“即将被干掉”的角色该如何“妥善安置”。供应链企业如果完全自建赛道,那么上游经销商或者厂家都有被替代的可能,即使厂家也仅仅只是代工厂之一,那么在重塑价值链的视角下,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中,这些角色如果不被“妥善安置”,势必也会成为供应链企业发展的阻力之一。毕竟前期只是借鸡下蛋,后期还不确定,签订合同的时候大家都心知肚明。

所以“赋能”这个词语很聪明的出现在该出现的时候,S2B2C模式呼之欲出。事实上,这类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汽配流通行业,既然干不掉这些环节,索性就整合收编一起玩,这似乎是价值链重塑最为理想的结果,但是以汽配行业的特性,会坐下来和供应链企业聊聊到底怎么个赋能法的企业,往往都还是价值链后端的企业,如果是地方配件经销商,虽然离终端近,但是规模小,经营能力弱,教育成本高,那为什么不直接落到终端门店?至少商品毛利可以最大化,毕竟流通环节越短,利润才会越高,去中介化的理由依旧是充分的。这些依旧需要有一个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取舍的过程。

解决办法3:重视供应链运营

在笔者看来,因为汽配行业的特殊性,不论是拉式供应链还是推式供应链,汽配供应链的运营要求远远比其他行业供应链运营要求要高。涉足的环节的越多,要求也越高。而从事汽配供应链企业大多是由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或是传统贸易型或是生产销售型,本身并不具备电商或者供应链管理的基因,一般只会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关注个别几个指标。这很容易因为粗暴的管理方式,导致一些特定环节的问题暴露不足,而忽视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当下的汽配供应链企业对网络产品的重视程度不足,笔者听闻过不少“2B业务不是2C”的观点,以至于忽略了网络产品的用户体验,更是放弃了网络产品驱动的可能。

事实上,B端用户和C端用户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功能侧重点不同,而用户的行为和需求都是一样的,就像汽配采购App和淘宝App都是满足用户购物的需求,只是前者侧重采购配件,后者侧重零售而已,更不能说采购配件的人不会使用淘宝APP。

所以汽配供应链企业在信息产品上有着大量运营和驱动的空间有待挖掘。

解决办法4:重视场景/渠道创新

目前汽配流通行业,从行业媒体的调研反馈来看,是有明显提升和改善的,但是依旧没有寡头,并且大型玩家们市场份额合计占比依旧不大,说明行业在进步,但玩家们尚无法以一己之力突出重围。所以跨品类合并,横向整合的趋势已经显现,但是纵向整合尚有明显机会。一方面是深挖产业纵深,另一方面就是场景和渠道的创新。

例如保险定损和理赔,旧件回收再制造,都是一些长期存在,也有一定市场空间,且尚未完全敞开的领域,不仅是明显的增量空间,也是借助政策和资源型企业建立竞争壁垒的方向。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汽配相关企业依附这些产业的呵护,形成了特殊优势,也具备着新的想象空间。

如果把业务节点和新场景/渠道比作“点”,那么行业价值链就是“线”,大多汽配供应链企业都是具备了一定的“点”作为基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价值链,但是对于行业特殊性,依旧还是要继续深耕“点”,才能把价值链组织起来,最终形成“价值网”。

 写在最后

    汽配行业虽然存在诸多的特殊性和难点,但是以笔者的观察和感受来看,解决办法和经营思路已经慢慢浮出水面。或许就在这几年,会有玩家迅速崛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 一个互联网从业者对汽车后市场的反思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当下不少人拿着这句话在消费乐视的同时,汽车后市场行业中的互联网企业们又是何等滋味呢?养车无忧,车蚂蚁已经先走一步,还有不少拿过大额融资的企业明着暗着也都在收缩业务准备过冬。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资本寒冬是假,缺少新的概念和业务发展困难是实。若大的汽车后市场,号称是万亿市场规模,几年下来至今还未出现寡头也确实是事实,甚至可以略带悲观的说,或许连明显的市场端倪都还不曾出现过。

至此,笔者认为每一个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从业者都需要反思。

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最为擅长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和运营手段来打造网络产品,其价值主张基本以技术和产品驱动为核心,一般也不屑于做saas之类的“行业软件”,而更倾向于“轻模式”的产品来引爆市场。所以最早出现的模式基本围绕“大众点评”,“团购”为主,即便2013年伴随着o2o概念的兴起,基本也以围绕“轻模式”为主,同期还有工具型、垂直社交和资讯类的等产品问世。

在早期确实很容易包装出各种概念,加上汽车后市场尚未被开垦,乍看之下充满无限想象。而在实际业务进行中,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顺利,所以为了更好的切入到业务流程中同时想象盈利,或是续命2VC,供应链的问题浮出水面。

当然同期也有人抛出观点,即o2o模式的竞争壁垒只有更加重度的切入到整个交易环节中去,把控的环节越多,壁垒也就越高。这究竟是一碗毒鸡汤还是真理可能尚需时日来证明,但配件供应链的有无确实成为了汽车后市场进一步摸索的门票。

而供应链中涉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假设现有业务已经解决了信息流,那么剩下的资金流和物流,就不是一般中小型玩家可以想象的。当然,因此也拦截了大量的后来者,如果不具备资本和资源的优势,只能与其他“轻模式”的初级玩家归并在一起同质化竞争。

同期也出现了不少主打供应链的互联网企业,上手直接以重模式重资本的形式进行高举高打,在规模发展的效率上确实掷地有声!而后不论是2C的后市场电商还是2B的汽配供应链企业为了提升盈利水平,都殊途同归的走到了汽修连锁面前。

我们暂且不论当前扎堆开连锁门店是不是惯性地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但一路走来,手上已经攥着进阶后市场的门票,眼看就要就差把服务施工环节打通,把控所有环节,但眼下的连锁门店不论是直营还是加盟又是一个重量级的环节。

总的来说,以商业模式的视角来回顾汽车后市场的创业历程,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可以说是一步一步地,不得不变重。任何一个互联网创业者来说,很难想象后市场创业实质上就是重新梳理行业中的每一个环节。如果汽车后市场最初的设想是“互联网+后市场”,那现在俨然已经是“后市场+互联网”,从结果来看倒也意外的响应了克强总理在15年提出“互联网+”的号召。

而从模式的演变来看,多少也有些让人嘘唏,因为结论是非常清晰的,即纯粹的网络产品是很难在汽车后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而是需要借助网络产品去整合上下游甚至更多,所以要想生存只能变得更“重”。

在这一波浪潮中,很多创业者和企业可能选择性忽略了一个事实,其实业内是有很多优秀的“传统”企业的,或是连锁或是单店都经营状况良好,并且他们不见得就一定是低效并且焦头烂额地经营着,当然更多的车主也并不见得做个常规保养就等同于跳进火坑。

末了一看,打着互联网旗号的后来者们最后依旧还是干着“传统”的活,那么互联网的价值何在?

首先,它得是最基本的 “工具”,至少是提升某些环节效率的工具;
其次,再是回归互联网的本质,应该是一个“链接器”,链接上下游;
最后,它必须得是车主或者终端门店感受价值差异化的“入口”;

而“价值差异化”是面对市场竞争环境的必然环节,同时就目前市面上的网络产品而言,笔者认为依旧还有巨大的挖掘空间,偌大的移动互联网红利似乎也并没有带给汽车后市场些许改观。

事实上,除去重要但同质化严重地配件销售,依旧还有许多对于车主和终端门店而言非常实际的场景,都是可以用互联网来解决的。

例如到店施工的车主突然被告知这个配件需要更换,那个也要换,到底是否可以相信?如何验证?甚至被技师“恐吓”了怎么办?再例如,车辆故障但是故障原因尚未明确,是去4s修理还是去修理厂呢?是否有解决办法?只要稍作换位思考,站在车主的角度上就能感知到这些场景要远远比app上买个机油机滤,洗车便宜几块钱来的有价值的多。

如果把车主的消费需求和一些特殊场景产生的消费心理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整理,目前市面的主要玩家触及到的基本还停留在最底层。所谓的垂直不垂,细分不细,由此也可见一斑。

当然,这些问题确实不容易解决!因为对于一个有一定学习成本并且门槛较高的行业来说,业内所有大小经营者的经营工作从结果来看都殊途同归,本质是让经营对象建立信任的过程。而“互联网”在两者之间应该是起到加速和放大的作用,网络产品的作用应该是借助当前最新技术切入到业务的“最实处”,当然这也取决于企业对于行业的认知和业务的切入点。

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切入后市场,因为不直接拥有某个生态环节,所以往往都是“借鸡下蛋”,在经营过程中看似是在玩“鸡和蛋”的游戏,本质上是对生态内的各个利益环节进行利益再分配。

而又区别于电商平台,因为其把控了流量入口和销售环节,甚至是仓储发货等服务环节,所以电商平台降低了绝大多数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自然而然对商家就有很强的议价权。但后市场的互联网企业把控不了服务环节,但是想要带给车主带去更好的服务,那就要考虑终端门店利益,诸如此类还有配件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利益,配件经销商和终端门店之间的利益等等。

业务越宽触及的利益也就越多,想要几碗水都端平,成本和代价自然就小不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市场的互联网企业不得不越来越重的原因,因为只有至少某一环节带去更多的利益,自身才能有一席之地。

当然也可以与时俱进的说,这正是当下的“新零售”,借助互联网等信息化工具为终端门店赋能,提升终端门店的经营能力。然而去衡量这个过程工作的方式和指标,笔者认为在出发点上可能就出现了问题。

因为评估互联网企业价值的时候,除去不得不考虑的利润,最主要的焦点都放在交易规模。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却忽略掉了更为重要的过程指标。

例如,每个车主用户的平均收入,收入越高就意味着用户的粘性越高,订单成本也就越低,整个消费体验也就越好,服务把控自然也就越到位;

如果是2B的供应链企业,包括用户的平均收入,重点还要考量到底让每个终端门店降低了多少采购成本,还有带给终端门店多少订单,多少收入,这些决定了终端门店的粘性。只有这些数字才能真正的客观反映这家后市场的互联网企业的行业地位和市场价值,而一味的追求交易规模,只会让企业往电商和传统批发生意发展,前者容易成为坡脚的垂直电商,后者不具备投资价值,这都是互联网企业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果互联网企业能把生态内其他环节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又何必非要一个个涉足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呢?

异教徒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本着“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的态度对于在这个行业中所经历的进行反思,正是出于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好奇,同时也向同行们深深的表示致敬,不论是还在继续奋斗或是离开。

正因为有这帮家伙,这个封闭的、传统的行业已经不知不觉产生了很多变化,或许这些变化还没有直接以行业巨头的形式出现,但是异教徒坚信:

黑暗终究会过去,黎明一定会到来!